有朋友來北京玩了幾天,臨別時想聽他講講對北京的印象,沒想到朋友一連說了幾個“沒想到”——“ ‘摩的’(非法載客三輪摩托車)在我們縣城都看不見了,沒想到在首都的馬路上還能看到。”“汽車應該禮讓行人,沒想到在首都車遇見行人時不是減速讓行,而是經(jīng)常加速搶行!薄皼]想到在人潮洶涌的十字路口,還會有占道經(jīng)營現(xiàn)象! 在北京工作生活多年,以前在朋友面前多少有點自豪感,被他這么一說,頓時感到無地自容起來。 當然,朋友所說的這三個現(xiàn)象在北京并非普遍現(xiàn)象,而且這些現(xiàn)象也并非北京“專利”,在其他地方也“似曾相識”。但是這些現(xiàn)象的存在說明我們的城市管理還有不少亟待改進的地方。 存在不一定合理,更不一定合法。以 “摩的”為例,盡管迎合了少數(shù)人的出行需求,卻侵占了多數(shù)人的合法權益,威脅著許多人的生命安全。除去噪音和尾氣污染以及影響市容市貌,這些“摩的”幾乎無視紅綠燈和過往行人車輛,鉆機動車道,跑自行車道,擠人行道,在車水馬龍人流中“自由馳騁”,讓過往行人和車輛都提心吊膽。而最為關鍵的是,這些“摩的”無一例外都是無證非法運營。讓這么多非法“摩的”堂而皇之走街串巷,從哪個角度都說不通。 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機動車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但一個殘酷的現(xiàn)實卻是,在許多地方,行人過馬路往往需要練就一身“好功夫”,首先就是要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因為即使是綠燈亮起,遠遠駛來的車輛臨近你時可能不是在踩剎車,而是在踩油門。非法占道經(jīng)營同樣令人費解,在人流密集的大街上和十字路口,眾目睽睽之下,賣水果的,賣紅薯的,賣唱片的,賣麻辣燙的,叫賣聲此起彼伏,甚至成為一種常態(tài),不能不感慨這個城市的“包容”。 一個城市的吸引力,不在于有華美的建筑,而在于有良好的文明。而文明的重要體現(xiàn),就是這個城市對法律的尊重,對規(guī)則的尊重,對絕大多數(shù)人合法權益的尊重。如果對個別違法違規(guī)行為熟視無睹,或者偶爾搞個“行動”做做樣子,法律和規(guī)則就將成為“稻草人”,久而久之就形成“破窗效應”,效仿者將越來越多,局面將越來越失控,群眾對政府的怨氣也將越來越大。反之,如果從一開始就對這些違法違規(guī)現(xiàn)象“較真”,結果可能大不一樣。比如,如果對上路的“摩的”敢于“較真”,發(fā)現(xiàn)一起,查處一起,讓“摩的”司機感到“得不償失”,相信“摩的”“自由馳騁”的現(xiàn)象會收斂很多;如果在教導行人不闖紅燈的同時,相關部門敢于“較真”,對不禮讓行人的車輛進行嚴格執(zhí)法,那么“車讓人”有望成為一種常態(tài);如果對非法占道經(jīng)營實行常態(tài)化執(zhí)法,不讓他們心存僥幸,城市的道路也許會暢通很多。 徒法不足以自行。有法不依,執(zhí)法不嚴,等于無法。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今天,政府就是要有點“較真”精神,不僅對關系國計的“大事”要“較真”,對關乎民生的“小事”也要“較真”。因為相對于前者,群眾的感受可能更強烈。只有我們始終做到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嚴格依法辦事,敢于“較真”,勇于擔當,拿出實招、硬招,久久為功,才可能破解難題,給群眾以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群眾也才會從內(nèi)心深處為政府叫好。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臨汾金融網(wǎng) ( 晉ICP備15007433號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