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人們利用互聯(lián)網進行購物,用電子銀行進行轉賬、消費,互聯(lián)網金融的快捷、便利等優(yōu)勢讓人們享受到了信息化給生活中帶來的快樂。但是互聯(lián)網金融帶來的真的只有快樂么?在方便了人們生活的同時,互聯(lián)網金融的安全性也受到極大的挑戰(zhàn)和質疑。 互聯(lián)網金融的安全頻頻出現(xiàn)問題給人們敲響了警鐘。網購特價機票遭騙,賬戶被異常關聯(lián),為網店“刷信譽”被騙,使用優(yōu)惠插件損失上萬元,還有網絡釣魚、網絡詐騙、電腦病毒入侵等等有關互聯(lián)網金融安全的事件頻繁地充斥著人們的視野,不斷觸及著人們的心理防線。 生活在互聯(lián)網的世界里,我們避免不了與互聯(lián)網金融擦出火花,前有阿里巴巴的支付寶;后有騰訊QQ錢包、微信支付。各大銀行也推出了相應的網上銀行、電子支付。但是我們怎么做才能在享受互聯(lián)網金融便利的同時規(guī)避金融風險,更好地享受生活呢?以下是一些互聯(lián)網金融安全的相關知識。 網絡釣魚 網絡釣魚 (Phishing),與釣魚的英語fishing發(fā)音相近,又名釣魚法或釣魚式攻擊。據(jù)分析,用偽造交易平臺或電子支付網頁等來騙取用戶賬號和密碼是網絡釣魚的慣用伎倆。有些網絡釣魚還會冒充訂單,將用于支付其他商品的付款網頁發(fā)給受害用戶,從而騙取用戶資金。利用虛擬商品作為掩護,網絡釣魚能快速轉移贓款。因此其危害大、隱蔽性強,追查起來更加困難重重。 二維碼木馬 還記得街頭那些“掃一掃”送大禮的活動么?很多人貪圖贈品,就躍躍欲試地去掃描指定的二維碼。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掃二維碼的同時,很可能已經泄露了私人信息。 二維碼是怎樣成為盜取賬戶密碼的工具的呢?支付寶公司安全工程師張浩然在接受《人民網》的采訪時揭開了謎底:用手機掃了二維碼之后,木馬也就隨之被植入用戶手機。“短信盜取”木馬可以盜取用戶接收到的所有短信,包括銀行、支付寶等發(fā)來的驗證信息,不法分子截取驗證碼短信后,就可以修改支付賬戶的登錄密碼和交易密碼,從而輕易盜取用戶的賬戶財產。 了解了一些風險類別,我們怎么做才能規(guī)避一系列的風險呢? 首先,個人密碼的安全性直接影響個人數(shù)據(jù)和信息安全,而弱密碼和長期不更換密碼是導致個人信息、隱私以及財產外泄的嚴重隱患。定期更換密碼,或者設置較強的密碼對保證個人賬戶安全、防止個人隱私泄露具有重要意義,尤其像個人網銀等重要的密碼更應該定期更換。 其次,使用私人計算機時也應設置開機密碼,離開時也要記得鎖定電腦。尤其在網絡支付后更要記得鎖屏,以防止個人隱私被窺探、電腦被他人非法使用。使用公共計算機網絡支付后應消除上網痕跡,仔細辨認支付安全頁面網址,不使用無密碼 WiFi 進行網絡支付,不向他人透露支付驗證碼。 另外要注意的是,公共免費 WiFi 安全性低,容易導致個人信息泄露。不隨意連接公共免費 WiFi,尤其不隨意連接 WiFi 瀏覽網頁和使用即時通信工具。 不貪圖小便宜,不隨意泄露自己的私人信息,不隨意點開陌生的鏈接,提高安全意識,了解網絡安全法律法規(guī),作為維護個人權益的有力武器。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臨汾金融網
( 晉ICP備15007433號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